华体会官网 分类>>

快递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强国迈向实物互联网时代:中国快递业的模式创新与标准化发展

2025-08-26 14:53: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华体会体育平台是一家专注于体育娱乐的领先平台。华体会专注体育竞技,华体会app提供实时体育赛事、华体会棋牌、华体会彩票、华体会百家乐、华体会APP,华体会官网,华体会官方网站,华体会网址,华体会登陆链接,华体会平台,华体会官方平台,华体会app下载,华体会体育靠谱吗,华体会2025最新,华体会世界杯,华体会体育打造安全便捷的互动娱乐平台,体验最好的赛事服务。自2014年包裹总量首次超越美国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快递大国,2024年快递包裹量突破1750亿件,占全球份额近七成,远超其他国家。其中,广东、浙江两省的包裹量都分别超过美国全国水平。笔者2003年入行快递业,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中国的快递业务件量仅大致相当于意大利的水平,在全球名列第七。在十年后的2013年首届菜鸟网络合作伙伴大会上,曾与几位快递公司高管在台上畅想,再过十年中国快递业每天递送的包裹是否有可能达到3亿件。当时笔者给予很肯定的回答,如今这一目标提前实现。今天,中国快递行业每天稳定收寄超5亿件包裹,发展速度和体量皆远超出当年最大胆的想象,堪称奇迹。

  这一数字背后,是覆盖中国96%的行政村、并延伸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是人们生活中新“开门七件事”之首,是约450万个岗位的就业支撑和资本市场上令人瞩目的“快递板块”。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快递业正从单一的寄递体系,升级为物流领域综合运输效率最高、信息化与组织化水平最高、性价比最具竞争力、服务网络覆盖最广的现代服务业态之一。笔者认为,快递业兼具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属性,成为支撑数字生活、带动制造、支撑消费、提升国家韧性的新基础设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中国民营快递行业缘起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机遇,创业阶段普遍经历过相关法规不健全造成的市场机遇与经营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企业自身运营管理的混乱,可谓“成长的痛苦”。转折发生于2007年的中国邮政体制改革,实现市场监管与经营职能的分离,由国家邮政集团负责经营职能,而原国家邮政局重组为行业监管部门。2009年新《邮政法》的颁布并实施,则奠定快递行业规范发展的法律框架,尤其把民营快递企业纳入邮政业,赋予其合法经营的法律地位,为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同时,中国快递业的标准化与法制化取得同步发展。

  各快递企业也普遍意识到标准化对于运营、服务及管理的重要意义,逐步建立起内部的标准体系。笔者2013年入职圆通速递工作,当时喻渭蛟董事长已经把“定标准、定制度、定流程”列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圆通速递还在行业内率先参与全国首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笔者代表企业汇报答辩并接受专家的验收,亲身感受到标准化对于圆通速递网络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负责物流信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作期间,团队特别引入标准化专家,创建伊始就发表过关于快递行业标准体系的研究论文,承担过国家部委委托的物流标准化研究课题。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国快递行业已经培养了一批快递国际标准化人才,不仅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在国际快递标准领域分享中国经验打下基础。

  笔者特别强调标准化的意义,是从企业经营实践中体悟出来的。快递是一种网络经济业态,“网络”是快递企业的核心资产与竞争力所在。中国大部分快递企业在网络组织方面普遍应用了“直营平台与加盟网络”结合的商业模式,每个总部企业都带动着数千家网络伙伴(俗称“加盟商”)几十万员工协同工作,要保障每日多至上亿快件中,每一个快件包裹的安全、便捷收寄,履行对每一个客户的服务承诺,并基本实现服务的一致性,靠的是多年形成的企业标准体系,无所不在地保障庞大网络的顺滑运行。标准规范了每个人员的行为、每个环节的操作,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我们身处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多数网络是自发形成的,仅有少数网络(如快递网络)是严格而有序规划与管理运营的。大致说来,一个快递网络的骨干是由多层级转运中心、车队/机队、末端派送节点组成的运营网络所支撑,在快递企业内部负责运营的部门也普遍更受重视。但现代快递是包裹、信息和资金“三流合一”的服务,客户还期待透明的信息服务,快递企业要大规模跨区域甚至跨国境协同,信息处理全部建立在数字互联网的应用上,快递网络的技术基础是数字互联网,成熟的国际快递企业往往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及专属互联网络。

  观察中国快递“四张网”,最值得讨论的是“加盟网络”。这是一个中心化的网络。最顶层是快递企业总部,扮演着规划者、管理者、组织者和网络超级枢纽的角色;具体承担转运分拣、品牌授权、系统支持、产品开发、标准制度确立、(对“加盟商”)定价结算、客服仲裁等职能。“加盟商”则承担运营本地揽派网络、市场开发、(对客户)定价结算、客户服务的职能,是本地经营主体;拥有属于自己的资产、员工、客户群体,与数千加盟伙伴共享总部提供的网络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借用国际商业术语来说,加盟商是标准的Owner Operator(所有者兼运营者)。整个中国快递业为5万以上的中小企业家提供了创业机会,尤其早期的快递“加盟商”通常学历不高,资源有限,但能跻身中产甚或富裕阶层,其社会意义是巨大的。

  这种“直营与加盟结合”模式,不仅解决了资源快速扩张问题,还激发出大量中小企业和个体的创业活力,形成“广覆盖、强管理”的平衡格局,灵活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可标准化和可复制推广的潜力。在场景最为复杂、成本占比最高的末端配送环节,通过运单标准化和上百万组快递柜、40余万快递“驿站”,几大快递运营网络之间已经初步实现资源共享。这与实物互联网提倡的分布式协作生态异曲同工,可看作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PI商业实践,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快递已经建成若干局部联通的快递“局域网”(Intranet),为世界快递“广域网”(Internet)的建成,打下中国基础。

  笔者之所以深信世界实物互联网会在快递业率先建成,是因为众所周知在庞大的物流领域,快递是最为标准化的业务。快递服务对物品性质、重量、尺寸、包装、服务交付等普遍都有标准可循。而标准是实物互联网的制度底座,是实现互联互通大规模多方协同的前提。随着邮标委牵头的“十四五快递服务标准化行动”实施落地,中国快递业逐步建立起包括智能柜规范、绿色包装、无人配送、数据接口等在内的100余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具备了向世界分享标准化发展经验的基础条件。

  日前,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管理局批准,在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ISO/TC344)下成立快递服务标准委员会(SC),秘书处设在中国。快递服务标准委员会SC申请取得成功,是我国快递业标准化工作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填补了ISO快递领域标准化技术机构空白。笔者有幸参与其申请过程,体会到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快递业从早期的模仿跟随者,已然成长为创新引领者和经验分享者,势必也将成为全球实物互联网的重要推动者。

  标准是共识文件,是技术的语言,也是创新的最好总结和分享载体。展望未来,笔者借此文呼吁:中国与世界的物流与快递业界、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研究发展实物互联网(Physical Internet)理论,构建全球共识,加快数据互联、设备互通、流程互信的底层协议融合,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打通快递、仓储、海关、跨境电商、跨境支付等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孤岛”,发展绿色低碳物流,向着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快递实物互联网目标加快前进。

搜索